客家孩子出生必先报告亲友,12天后,亲友往贺,谓之“过腊”。贺喜者索饮,谓之食姜酒。孩子出生满月,设宴邀请亲友庆贺,谓之“做月”,客家称做“老月”。如是生男婴,是日外婆必备一集杂锦布做成的大裙(生外孙女则忌,以裙与群谐音,重男轻女者,忌女成群也)及孩子衣、帽、鞋、红背带、脚环、兜帕、摇 篮等屋,另外将猪肉、鸡蛋(生女取单数,生男取双数)加糖酒盛于一坛内挑往女婿家庆贺。生子之家满月时,有的要送红卵一只与亲邻,称剃头卵;次年元宵,还 要做“丁桌”,大操大办。此俗今已简化,一般是孩子出生满月亲友备猪肉、鸡蛋相贺。
客家孩子满周岁那天,做红桃饭分赠左邻右舍。外婆家要备椅轿一架、新衣服一套,新鞋一双赠给小外孙。
客家第一胎男孩长到数岁,要择日备礼物带到外婆家祭拜祖先,表示不忘水源木本之意,俗称拜公太。此俗今已少见。
旧时夫妇不能生育,无子女或有女无子者,从多子女的兄弟姐妹中或其它亲族戚友中协商一子或一女过继收养(旧时也有贫者卖子女给人家收养的),收养人择日邀集亲戚族老宴会,备牲礼果品让过继者拜过天地祖先及所谓“床脚婆”(俗谓之“公婆母”),更名姓,视为自己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