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民族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个民族对其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百折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没有众志成城、坚韧不拔的斗志,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而每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总是会在最危急时刻把千千万万人民团结起来、动员起来,从而使一个民族历经艰难曲折而岿然屹立。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汶川地震震撼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
灾情就是命令。应急预案从党中央、国务院迅速启动,胡锦涛总书记在第一时间做出重要指示,总书记、总理亲临灾区一线指挥;数十万名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消防、救护人员火速赶赴重灾区;幸存的人们惊魂未定就加入到救援的队伍中;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慈善组织等捐助物资源源不断运到灾区;港澳台同胞来了,海外侨胞也来了,一笔笔汇款、一个个问候温暖着每一名灾区亲人。
地震没有击垮我们,灾难中崛起了强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理性、勇敢、团结!
面对灾难,我们更加理性。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心很快趋于安定。电力、交通、通讯等部门通力合作,各种救灾行动井然有序,恐慌与谣言不攻自破。在灾难面前我们经受了考验,再一次向世人表现出非凡的理智和自信!
面对灾难,我们更加勇敢。人类历史也是一部和灾难斗争的历史。1998年的特大洪涝灾害、2003年的非典危机、2008年初的雪灾等多个罕见的灾害令我们难忘,而灾难却铸就了我们勇敢的品质,让我们坚强地挺立。历史一再证明,危难面前,我们更加彰显正义和勇气!
面对灾难,我们更加团结。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我们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定指挥,有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身先士卒,有人民军队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有华人同胞的大力支持,我们的心更加凝聚在一起,让全世界的目光都为这气壮山河的民族魂而喝彩。
2008年,对我们的考验是严峻的:拉萨“3·14”事件、奥运圣火传递风波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然而,中华民族五千年之沧桑,已历练了我们坚韧不拔、团结向上的民族品质。让我们鼓起勇气,沉着应对,在废墟上奏响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强音。(来自现代教育报)
上一篇:温总理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