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标志——礼貌
礼貌,是人际交往中,相互之间表示尊重和友好的言行方式和规范的总称。对于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礼貌;在不同的场合,也有不同的礼貌———一个人只要同别人交往,就不能不讲礼貌。
礼貌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正如《晏子春秋》所说:“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礼貌是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保证和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顺利发展所必需的“润滑剂”、“凝聚剂”、“调节器”。
礼貌虽然是人际交往中外在的表现,但它与人的文化修养、道德水平、文明程度密切相关。礼貌是文化和道德修养之表,文化和道德修养是礼貌之里。表里相依,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讲文化,讲道德,有助于讲礼貌;而讲礼貌,又有助于提高文化、道德修养。孔子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就是说道德教育和礼貌教育对于提高人的文明程度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国家的礼貌水平如何,往往反映了这个人、这个单位、这个国家的文化水平、道德水平、文明水平。
礼貌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礼貌既有继承,又有变化。尽管每一个时代的礼貌,因阶级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而呈现很大差别性和多样性,但同时又有其一致性,因而,礼貌才有可能继承、借鉴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重礼治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讲究文明礼貌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我国思想文化史上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学派,极其重视礼教。孔子强调:“不学礼,无以立。”《荀子》上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孔子教给弟子的“六经”中,礼占有重要的位置。当然,古人所说的“礼”,在很多时候是指当时的典章、制度、仪式等,但是也往往包括礼貌的内容。
儒家这样重视礼教,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贵族等级制度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他们的礼治主张对于封建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对于形成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独树一帜的文化传统,曾经起过很大的作用。但是到了封建社会后期,随着封建统治阶级由进步走向没落、走向反动,为维护其政治统治的封建礼教就完全走向反面,什么“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等,成为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阻碍社会进步的精神桎梏。
政治与礼治紧密结合,是我国古代政治史和文化史的一个突出特点。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这一特点,对于儒家学派关于礼的学说,我们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历史的、全面的、科学的分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和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