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的元宵节,又名元夕节、上元节、灯节、小年。秦始皇名政,因避讳,又称端月十五,是一个举国欢庆的日子。这天为满月,即“ 望”日,象征团圆、美满,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中,正月十五是最吉利的日子之一,合家团圆、祈求丰年;同时也作为春节期间的最后隆重节日,此后人们又开始新一年的劳作和奔忙。据《辞海》所述,“阴历正月十五叫上元节,这天晚上叫元宵,也叫元夜。唐代以来有观灯的风俗,所以又叫灯节。”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说法很多,但根据史籍记载,一般认为元宵节开始于西汉时期。相传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刘盈病死后,其母吕雉篡位,吕后及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吕雉死后,大将周勃、陈平等人于公元前180年扫除诸吕,拥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前180—前140)。周勃等人戡平“诸吕之乱”的日子刚好是正月十五,因此每逢正月十五这一天,汉文帝都会出宫游玩,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在古代,正月亦称元月,称夜为“宵”,正月十五又是一年的第一个月圆夜,所以,汉文帝就把它定为“元宵节”。
另一说法是,汉武帝采纳方士缪忌的建议,在甘泉宫修建太乙祠坛,无论是伐南越、得天马,还是冬至日,均在此祭祀太乙神。所谓太乙神即太阳神,就是道教所谓的“太乙真君”。正月十五的祭祀活动十分隆重,从黄昏开始,通宵达旦灯火通明,加上夜晚常有流星经过祠坛之上,从此形成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习俗。事实上,汉武帝祀太乙沿袭的是先秦时期楚人的旧俗。《楚辞·九歌》以“东皇太乙”为至尊之神,宋玉《高唐赋》云:“进纯酒,祷璇室,醮诸神,礼太乙。”
从道教的观点来看,上元节是沿袭道教陈规而来的。汉末道教的重要支派“ 五斗米道”,创天、地、水( 或人)“三官”说。魏晋道家又以“三官”与时日节候相联系,定正月十五日(天官赐福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 地官赦罪日)为“ 中元”,十月十五日( 水官解厄日)为“ 下元”,合称“三元”。传说三元日,恰好是三官大帝( 俗称三界公)的诞辰,这三神主宰人间生老病死、命运气数,人们为了祈求赐福,所以在“上元日”,既张花灯,也拜三官。上元节乃由原本单纯民俗意义上的求吉、禳灾、袪邪,经进一步强化,成为民间最具宗教意义的节庆之一。
另外,依照佛教说法,元宵节是东汉明帝时由西域传入的。僧道于正月十五日会集于洛阳白马寺斗法,由于佛教胜利,明帝便下令于正月十五日前后,在宫廷和寺庙中张灯结彩,不论士族庶民,一律挂灯,表示对佛教的尊敬和虔诚,从此,元宵节张灯,既成为佛教礼仪又成为民间习俗。在唐代,由于在这一天可以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 灯夕”。宋人高承所著《事物纪原》云:“ 西域十二月三十日乃汉正月望日,彼地谓之大神变,故汉明令烧灯表佛。”据民间传说:二千年前,佛教传入我国,当第一次月圆的时候,人们隐隐约约可以见到月光下有一群天神在翩翩飞舞。有一年浮云遮蔽了天空,人们突然不见天神踪迹,十分恐慌,于是纷纷点火把,照亮天空,找寻天神。自此以后,虽然看不见天神,人们仍年年点燃火把找寻天神,相沿成习,就变成一种风俗了。
自汉代元宵节成俗以来,正月十五放灯火的风俗从汉武帝祭祀太乙神,主要在皇宫举行,到后来经官方的倡导而开始于民间流行。在汉朝开平盛世起就有正月十五夜不宵禁的传统。不过,汉代的放灯时间只在正月十五当晚。
到隋代,隋文帝提倡节俭治国,并采纳柳彧的建议对元宵节民间大闹灯火的习俗严加禁止。后来,隋炀帝与隋文帝相反,竭力在元宵节铺张奢侈,挥金如土。大业六年(610)曾调集民间艺人进城,在皇城外举行盛大的百戏,从此一扫汉代敬神礼佛的观念,而开元宵行乐之端。在唐代,皇帝与万民同乐开始,这与当时经济发达社会富庶有极大的关系。唐初高祖、太宗对元宵放灯并未大力提倡。唐太宗时“私塾”放年假至十五才开学,而当天由学生准备精巧灯笼,带到私塾,由老师点燃,学生提着,象征“前途光明”,称为“ 灯”。据《旧唐书》载,唐明皇曾建有两座名楼:“ 勤政务本楼”及“ 花萼相辉楼”。
他曾在“ 勤政务本楼”宵衣旰食,开创了开元天宝的盛世;而每年元宵节也在“勤政务本楼”观灯作乐。唐玄宗时将放灯时间延为三晚。由于皇帝提倡的缘故,上行下效,皇亲国戚也竞相夸富斗奇。每年元宵节,民间花灯的花样更是层出不穷,长安城中彻夜辉煌如昼。唐代元宵节期间,民间还兴起了拔河比赛。拔河又称牵钩之戏,它在唐代才有了拔河之名,并成为元宵节日娱乐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
在宋代,元宵节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在节日期间,宋代皇帝不仅与民同乐看花灯,还形成了一定的礼俗:皇帝在元宵日,先到寺庙行香,再登御楼或东华门的东西角楼,与亲近臣子饮宴。不仅放灯时间延长,而且灯笼的制作比唐代更为豪华。北宋的皇帝爱欣赏花灯,大张灯火,粉饰太平,各地奢靡之风十分盛行。南宋官吏们不理政务,但对元宵灯火却是“ 竞出新意,年异而岁不同”。正因如此,南宋花灯式样翻新,不胜枚举。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宋代从京师到民间都十分重视元宵放灯,因此有专门的“灯市”。更重要的是宋代兴起了烟火,火药在唐宋节目娱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仅制成炮仗,而且制成烟火。除了花灯与烟火以外,元宵节活动还有“打灯谜”和杂技演出。据《宋史》载,宋太祖将放灯时间改为正月十四到十八共五晚。宋仁宗对元宵节观灯者都予以赏赐。宋徽宗曾嫌放灯五夜太短,于政和五年(1115)下诏,从十二月二十九日就开始在景龙门“ 预为元夕”,大张花灯;每年元宵夜,宋徽宗亲自上宣德楼观灯并赐酒,在楼下仰窥圣颜的仕女,都能获得御酒一杯。
到了明代,明太祖将元宵节放灯延长为十天( 从正月初八到十八)。明代的元宵节大致沿袭前代的遗风,只不过增添了舞狮的娱乐项目。郎瑛《七修类稿》载曰:“闻太祖初建南都,盛为彩楼,招徕天下富商,以实国本。元宵放灯,多至十余日。”明成祖朱棣即位后,迁都北京,不久即下诏曰:“ 元宵节自十一日始,赐节假七日。”此后,元宵节以“ 放灯”为主的节日娱乐习俗,进入了它历史发展中的极盛时期。明代的元宵节盛况可在当时的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中得到印证。清代的放灯时间只有五夜,且只有十五才算正节放灯。最值得一提的是冰灯。因为满族原本居东北黑龙江一带,气候寒冷而冰多,因此有放冰灯之俗。满族入主中原后,冰灯也传入中原。现今,东北在每年元旦到元宵都举行冰灯会,不过花样早已现代化了。清代元宵节,民间的娱乐活动增添了大量的新内容,如舞龙、踩高跷、跑旱船等等。
总之,自唐宋以来,作为民间庆典的“闹元宵”,早已逐渐褪尽宗教色彩而完全成为世俗性的公众娱乐节日。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云:“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写尽古人元宵游玩、彻夜狂欢的盛况。至于灯品彩扎之精、烛月交辉之丽、人马喧阗之盛、百戏杂陈之乐等种种细部景象,《岁时杂记》、《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等书均有描述。